继成龙、李连杰之后,这几位谁最有望接过中国功夫电影的接力棒
中国功夫片曾经享誉世界。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都是中国功夫巨星的代名词,然而,随着这些老一辈功夫明星逐渐淡出影坛,中国功夫片似乎进入了一个过渡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困境。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新生代功夫电影明星中,究竟谁最有望接力中国功夫电影这张靓丽名片。
中国功夫片曾经享誉世界。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都是中国功夫巨星的代名词,然而,随着这些老一辈功夫明星逐渐淡出影坛,中国功夫片似乎进入了一个过渡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困境。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新生代功夫电影明星中,究竟谁最有望接力中国功夫电影这张靓丽名片。
第30届上海电视节今日开幕,为期五天。本届电视节以“三十而励 光影新程”为主题,将举办白玉兰评奖、白玉兰论坛、国际影视市场、电视节目展播等一系列活动。“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将于6月27日举行。
截止6月23号内地电影市场总票房破286亿,看上去这个成绩还行,可其中154亿都是由《哪吒2》贡献的,加上一部36亿票房的《唐探1900》,意味着除了这两部大片外,今年其他大片是惨不忍睹,因此院线把希望寄托于暑期档。
英皇电影城旗舰店开业现场堪称“影视圈春晚”,成龙、张艺谋、葛优、冯小刚、谢霆锋等大佬云集。
上影节最炸裂现场:成龙电影A计划学员用 可灵AI纯生成四部电影短片,从剧本到成片仅耗传统制作 1/10成本!《少年与白龙马》草原奔马鬃毛根根分明,《光年与花》宇宙吻戏粒子炸裂——现场观众惊呼:“AI把百万特效团队干成下岗工人!”
成龙新片《功夫梦:融合之道》以全球8588万美元票房证明自己仍是国际巨星,却在中国内地遭遇滑铁卢——67万美元的票房仅为全球总票房的0.8%。这种极端分化的背后,是一场关于文化认同、市场迭代与时代变迁的深刻对话。
“大哥”成龙,纵横影坛数十年,以其独特的喜剧动作风格享誉全球。然而,近年来,“烂片之王”的标签似乎挥之不去,票房号召力也大不如前。一部接一部的作品,口碑与票房都难以达到昔日的高度,不禁让影迷感叹英雄迟暮。
李小龙:武术宗师,自创截拳道,融合中外武学。他的寸拳、李三脚等绝技威力惊人,将中国功夫推向世界,是UFC起源者、MMA之父,对全球武术界和电影界影响深远。
票房数据再次掀起热议!截至6月15日,成龙主演的好莱坞大片《功夫梦:融合之道》全球票房高达8588万美元,北美贡献4040万,英国、墨西哥也分别入账600万和699.6万。然而,在中国内地市场,影片自6月7日上映后却遭遇“滑铁卢”,9天票房仅483万元(约67
成龙电影A计划第七期主题产业活动近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本次活动发布《少年与白龙马》《完美人生》《超级猎奇计划》《光年与花》四部电影短片作品。可灵AI为项目提供全程技术协助,从分镜预演到后期制作,与成龙电影A计划共同探索“人+AI共创”新模式。成龙电影A计划
任谁也没有想到,一家小小的电影院开业竟然能邀请到影视圈知名导演和演员亲临现场。
在中国内地,成龙主演的好莱坞大片《功夫梦2》,上映了十多天累计票房还没有达到500万人民币,而它的日票房却已经降到了5万人民币以内,预计最终不会超过510万人民币。在中国香港,该片更是已经被下映,累计票房4万美元,换算成港币只有31万。
截至6月15日,成龙主演的好莱坞电影《功夫梦:融合之道》(以下简称《功夫梦2》)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8588万美元的票房成绩,其中北美4040万美元,英国600万美元,墨西哥699.6万美元。
2025年端午档,71岁的成龙遭遇从业这么久以来最残酷的票房审判——《功夫梦:融合之道》上映5天仅收425万,不及同期动画片《熊出没9》单日票房的1/3。比数据更刺痛的是社交平台上的集体质疑:"为什么还在用1995年《红番区》的套路应付2025年的观众?"
由其主演的新电影《功夫梦2》,上映了一周多的时间,累计票房却还没有达到500万人民币,而且周末期间,它的日票房也就只有几万,预计最终不会达到550万。
从2017年《英伦对决》开始算,成龙的电影口碑就往下掉。那会儿还有5亿多票房,豆瓣评分能到7分。后来拍了一系列电影,像《机器之血》《神探蒲松龄》,票房越拍越低,豆瓣评分也跌破6分,最近一部《功夫梦:融合之道》连500万票房都没到。现在看他电影的人越来越少了。
作为成龙大哥时隔15年以来的首部好莱坞大片,电影的票房表现总体来说是及格的,但华语市场的成绩或许成为一个巨大的隐患。
华表奖创办于1994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其中华表奖代表中国电影界给予的最高认可,能够获得该奖意味着演员或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达到了很高水平。
成龙真的没有票房号召力了吗?之前,时光君就做了观察,很多讨论聚焦在成龙和他的新片《功夫梦:融合之道》上。这部电影上映至今,毫无水花,很多观众甚至不知道它早已经于6月7日开画
北美首日票房5300万,内地预售仅27.6万——165倍的差距,像一记耳光抽在华语影坛脸上。71岁的成龙,站在中美市场的裂缝中,成了这场“文化温差”最刺眼的温度计。